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食品饮料 >  我国乳业安全技术标准方面分析

我国乳业安全技术标准方面分析

Tag:乳业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由于国外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性原料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添加物被应用在了乳品工业中。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这些添加物已经进入我国食品市场流通,并且越来越被更多的食品企业看好,而这些“外来物”基本上都不被我国现行的法规允许使用。大量的新型添加物长期处于不合法状态。

    阜阳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系列乳品安全事件凸现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的技术 

    标准落后的事实,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检验方法与检验标准缺失。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乳制品市场专项评估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由于我国在此领域研究水平有限,没有客观的、科学的数据作为技术支撑,因此与奶业相关的检验方法及标准存在缺失现象。如在兽药残留检测方面,我国农业部在1999年就发布了109种兽药及其他化学物质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量规定,但到目前为止,仅颁布了34个品种的39个残留检验检测方法,而实际能够用于检测的方法还不到20种,其余75种兽药的残留检测方法还未建立,在现有的检测方法中多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为主,缺少快速筛选和确认检测方法。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176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我国目前缺乏同时测定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技术。动植物检疫标准我国目前只有4个国家标准。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为了适应生鲜乳(生鲜乳)三聚氰胺的检测需要,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0月巧日发布实施了《生鲜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和《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虽说事后出台相关规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是监管工作强调事先预防重于事后补救。 

    除了检测方法和检验标准存在很多空白,乳品企业的检验设备落后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国际上乳品行业的检验有企业自我检验、行业中介检验、政府检验三种形式,并以企业自检为主,我国以政府强制性检验为主,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先进的检验设备,只有大型乳品企业建有检验实验室,乳品行业的两大组织中国乳品协会、中国奶业协会分属不同利益集团尚未很好发挥监管作用。 

    第二,技术标准落后。 

    从乳制品标准颁布的年限来看,1996~1999年间颁布的占60%,1990~1995年间的占12%,1990年以前的占14%,2000年后的占14%。以食品添加剂相关的技术标准为例,截止到目前,国家卫生部对于食品添加物的安全性共出台了三个技术法规:《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其中,《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是卫生部1984年颁布的,延用至今。这是我国食品中在添加剂的使用方面最具权威性和最具法律尊严的三部技术法规,也是市场上进行监督执法的主要依据之一。 

    由于国外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性原料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添加物被应用在了乳品工业中。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这些添加物已经进入我国食品市场流通,并且越来越被更多的食品企业看好,而这些“外来物”基本上都不被我国现行的法规允许使用。大量的新型添加物长期处于不合法状态。 

    我国近年来制定的关于乳制品品质、污染物限量和分析检测方面的标准不断增加,但是关于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卫生和良好品质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方面的标准却很少,对生产源头的控制比较薄弱,缺乏对整个奶业质量全过程控制。我国奶牛饲养标准有9项,其中国家标准仅有2项,还分别是1982年和1996年制定的,早就不能适应现阶段规模化奶牛饲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