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IT通讯 >  中国软件产业链形成历程

中国软件产业链形成历程

Tag:软件   产业链   形成历程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形成的过程中,我国的软件产业主要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进入期和发展期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
标志:计算机工业管理局成立、中软公司成立
1978年,以计算机工业管理局的成立为标志,我国的计算机工业真正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此期间,中国计算机服务公司(中软前身)、中国计算机软件公司、中国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等相关公司相继成立,对于中国的软件产业而言,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二阶段: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标志:中关村出现、成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关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由于科研要面向经济,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许多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们也纷纷走向市场。许多提供代理销售、增值服务、应用软件开发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相继成立,中国的软件产业开始了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转变。
第三阶段:进入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初)
标志:金字工程、软件园的建设
九十年代初,为了发挥集群优势,中国的软件产业开始了集群式的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建立,更触动了软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2000年随着国务院18号文件颁布,软件产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速。
第四阶段:发展期(网络软件时期,2000年至今)
标志:腾讯等公司崛起,中国网站在美国上市,微软Oracle本地化
进入了2000年以后,中国的软件企业开始进入网络软件时期,互联网和软件网络营销大规模兴起,中国软件出口逐渐增加,中国软件走出国门。另外,一批网络公司的迅猛崛起,他们推出网络软件,获得的大量用户的认可,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纷纷登陆纳斯达克,获得了长足发展。
从2003年开始,IBM、微软、Oracle等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中国软件市场本地化进程。本地化可以给跨国公司带来两方面的收益:一是通过人才本地化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二是更加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软件产业跨国公司的本地化策略一般覆盖了产品本地化、市场本地化、企业员工本地化、技术支持本地化、合作伙伴本地化等。
小结:自1978年中国计算机工业管理局成立后,中国开始把软件产业独立出来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使国外大批软件产品涌入中国,同时,我国的软件企业开始崛起。跨国软件公司通过战略投资,加强与中国本土软件企业的合作,把从软件开发到售后服务的整个价值链搬到了中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支持中国发展规模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和扩大出口。这使我国的软件产业链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