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机械设备 >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Tag:汽车电子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汽车电子产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人才才是掌握知识与技术的主体。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要持续发展,要培育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人才队伍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中国对汽车电子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日益重视,对相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将产生极大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形势恰恰是很缺少这样的人才,实践创新能力薄弱,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制约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中国的汽车电子产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产业。对于核心的高端的汽车电子产品市场都是有外资大厂所垄断。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靠高水平的技术研发方面的支持。在改革初期,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处于这样的地位,核心技术都掌握外资汽车集团手里,一直遵循“以技术换市场”,但更多的是引进,使用,却没有很好对核心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因此一直没有很大的创新,徘徊在这样的一个怪圈里, “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与“缺能力—依赖—越缺能力—越依赖”。汽车电子产业决不能重蹈汽车产业的覆辙。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技术开发能力是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软肋,中国若想汽车电子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产品,因此,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急需要快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开发机构、研发基地,并且要软件方面的保障,开发手段先进、 开发团队的水平高、开发经费来进行保障、并且具有健全的配套政策和标准体系。为此,我们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对体制进行改革、产学研协同合作才能对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有作用,才能有助于我们建立比较知名的自主品牌。并且要培养尖端技术的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会有自己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来实现“引进-消化-创新-提高能力”的一个良性循环。 

    一、缺乏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尚未真正成熟,在很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上都不健全。在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方面还很不成熟。另外我国的竞争环境也不是十分理想,内外资企业给与不同的待遇。期望能在税收、用地和购置设备等方面给与企业提供自主创新的优惠。另外由于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不是很大,缺乏研发资本。 

    二、自主创新公共技术平台不完善 

    中国目前的汽车电子产业的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还不足以支撑研发所需的技术基础和巨大的成本支出。而如何能够将各方科技资源建立产学研联合的自主创新公共技术开发平台,而恰恰我国在汽车电子产业这个领域,这个平台还远远不完善。如何能让政府搭好台,企业来把戏唱好,这个是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目前在自主创新中所遇到的大问题。 

    三、自主创新人才资源匮乏 

    汽车电子产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人才才是掌握知识与技术的主体。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要持续发展,要培育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人才队伍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中国对汽车电子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日益重视,对相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将产生极大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形势恰恰是很缺少这样的人才,实践创新能力薄弱,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制约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知识产权体系不够完善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但是目前在我国,专利、商标、版权、商业机密等等这些产权体系还远远不够完善。并且我国的汽车电子产业的标准还不够完善。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主要衡量指标,也是市场竞争的利器和法宝,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