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交通物流 >  中国车企小规模收购国外企业已展开

中国车企小规模收购国外企业已展开

Tag:中国车企   小规模   收购   国外企业  
日前,一个由美国各州驻华协会成员组成的代表团来到位于中国浙江的瑞立集团。谈判中,美国各州代表争相向这家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推荐自己的项目计划,希望能够打动瑞立投资。尽管最终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但这个活动折射出一点:中国企业希望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发展;而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大洋彼岸,正千方百计地谋求吸纳来自各方的资金支持。

在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动荡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国外优质资源有什么想法呢?

- 小规模收购已经展开

与大规模兼并的做法相比,进行小规模收购诸如购买设备、引进技术等更吸引中国企业。

“银轮现在已经展开了到海外收购的行动。”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益民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正在跟法国一家公司谈判购买其生产线和相关设备。

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责任公司在此方面有成功经验。2006年德尔福宣布关闭底特律的12家工厂之时,湘火炬抓住机会,收购了德尔福火花塞工厂设备。事实证明,收购优质资源对解决湘火炬的市场、设备、技术以及员工就业问题大有益处。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类似机会,总经理陈光云表示,正在密切关注。

“对购买回来的国外成熟技术,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创新之后,能够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青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纪奕春表示,面对危机,企业更应该提高自身研发能力,提高零部件制造水平。

长城汽车对扩大海外供应商规模比较感兴趣。“目前我们已经有一些海外供应商,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扩大配套体系。不过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规划。”

- 招揽高级人才成为最大兴趣点

对众多企业来说,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急需提升的就是各自的软实力,因此网罗海外人才成为它们关注的焦点。

“近来我邮箱里的海外求职邮件骤然增多,一些归国探亲的底特律朋友也向我表达了回国工作的愿望。”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福全表示,当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形势下,中国汽车企业应该紧紧抓住机遇。

株洲湘火炬早就有了动作。据介绍,近些年其陆续从德尔福、霍尼韦尔等知名企业引进一批工程师、市场运作人员,取得良好效果。面对当前形势和公司业务的需要,他们也在考虑借金融危机的机会引进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瑞立集团也在积极与一些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接洽。集团副总裁陶保健表示,尽管国外顶尖人才很多,引进这些人才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其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需要。

“熟悉国际市场、掌握尖端技术的高级人才,是国内车企梦寐以求的资源。但一些顶尖人才的成本很高,此外还涉及文化问题,所以需要三思而后行。”长安汽车有关人士表示。

此外,经过多年发展,国内车企自身集聚了一些汽车人才。在培养和使用上,国内车企也可以采取人才“走”出去的方式,培养更多符合自身要求,能够迅速融合企业文化的本土人才。

- 收购国外大集团条件还不具备

“收购美国汽车公司可以获得美国和欧洲的出口网络。更重要的是,一旦掌握相关核心技术,3~4年后就能与韩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展开竞争。如果中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当地制造低价小型车,贴上美国品牌出口到韩国,可能比日本汽车企业更快占领韩国市场……”这是不久前韩国一家媒体对中国汽车界可能出现的“壮举”所做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