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轻工纺织 >  2012年我国造纸工业行业特点及投资环境分析

2012年我国造纸工业行业特点及投资环境分析

Tag:造纸工业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一)我国造纸行业特征分析 

    了解现代造纸业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是我们寻找其比较优势,谋取最大化利润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可以说,现代造纸企业是用最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武装的、与环境协调的、具有先进的科学管理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其共有的特点是: 

    1、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制浆造纸产业属于单位产品收益率较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产业,一般只有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收益。另外,由于造纸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在国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政策背景下,造纸企业势必将在环保方面花费更多的资金,企业的成本将会进一步增加,而规模经济能摊薄这些固定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高新技术武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制浆造纸是由化学、化工、林学、机械、材料、电子、企业管理、热工、环境、信息科学等十多个领域的技术组成的复杂系统。各种技术相互交叉,设备复杂,需要各方面的技术人材,因此它也是一个人才密集型的产业。 

    3、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由于其技术及装备的复杂性,一般新建万吨制浆造纸生产能力投资额约为1.5亿左右人民币,扩建或改建工程约为新建投资的0.6~0.8倍。其万元产值投资额与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相当,是食品工业的3.08倍,纺织工业的2.60倍。因此,纸业是国民经济中资金需求量大的行业,没有政府和金融界的支持,纸业是难以发展的。 

    4、资源和能源消费特点突出。 

    现代制浆造纸是纤维资源(木材、禾草类纤维),水、电、燃料、化工原料的消费大户。纸业是木材消耗量最大的森林工业,而我国又是一个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2002年国产木浆比率仅占总用浆量的6%(包括进口商品浆占21%)。如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划,2010年木浆自给率达到15%,木浆产量达750万吨,需要消耗木材3700立方万米。如果2020年能达到国际上50%以上的木浆比率(其中一半进口),也要消耗1.2亿立方米木材。此外,制浆设备和造纸机都是钢铁的庞然大物,新建厂的废水处理系统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20%(制浆工厂约占20%以上),需消耗大量钢铁和水泥。5、污染物排放严重,同时关注与环境协调。制浆造纸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是出了名,特别是制浆部分,进入的原料和化学药品,大约一半以上将成为污染物。过去制浆造纸企业排出大量的污染物,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纸业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随着造纸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说世界现代纸业的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污染物处理技术等都已非常成熟,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已不是遥远的事。 

    (二)我国造纸工业投资环境 

    1、市场供需环境 

    我国是世界造纸工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纸类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位,由于造纸行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所以造纸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广泛且密切相关。根据纸及纸板消费量指数与GDP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并综合考虑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关不确定因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十二五”期间,我国造纸工业仍将处于发展增长期。根据对十一五期间中国造纸协会对造纸行业供需的统计分析,我国纸浆产量和消费量每年存在着超过800万吨的供给缺口,这说明我国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纸浆;十一五期间,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上维持平衡,但是供给略小于需求,但是缺口不大。 

    从总体来看,对于纸浆行业来说,我国的纸浆制造受到资源的限制仍然会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其中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加大,草浆等非木浆的产量会进一步减少木浆和废纸浆的需求会不断加大,供给缺口也会较大。 

    对于纸及纸板来说,我国纸及纸板的供需基本上使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但是不同的品种又有所差别。从横向来看,不同的纸类产品的供需情况又有所不同,供需缺口仍存在的是箱纸板、瓦楞原纸、包装用纸,其中除箱纸板的供需缺口稍大以;新闻纸、未涂布印刷书写纸、生活用纸等存在这供大于求的情况。从纵向来看,各种纸产品的供需缺口都在逐渐的缩小。依据上面的供需状况分析其原因为: 

    供给方面。首先,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一些污染严重、产能低下、技术水平较低的纸浆制造企业被迫停产或者关闭,造成纸浆的生产减少,尽管有一些新的纸浆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淘汰落后产能留下的缺口,但是面对需求的增长仍出现了较大的供需缺口;其次,过去几年有大量的已完工的造纸项目投产,使得纸及纸板的供给有了大幅的增加,从而减少了一部分纸产品的供给缺口。 

    需求方面。下游行业对纸制品产品的需求对造纸行业的供需产生直接影响。在国民经济逐渐复苏的环境下,造纸行业需求持续增长,预计下游行业对纸产品的需求会有10%左右的增长。综合来看,预计2011年我国造纸行业的供需矛盾将基本维持较为缓和局面。 

    2、技术发展环境 

    近年来,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呈现技术先行和分工专业化更强态势。世界制浆造纸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纤维资源等目标。重点是降低粗浆卡伯值,减少漂白化学品用量或采用不产生有害物质的化学替代品,并不断改进技术装备,将科技转为生产力。而且,工艺设备的发展离不开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世界先进国家制浆造纸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除各工段采用先进的仪器,仪表控制产品质量外,全厂多数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联网对工艺过程进行检测、操作和控制。目前,世界造纸工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纸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确,并由过去的贸易出口为主转向投资建厂。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逐渐接轨,国内纸业建设项目投资额增加,木浆厂合理规模正向10-15万吨以上扩展,从而使企业达到采用环境无害化技术的规模,具有全面实施清洁生产的能力。而且,国家近年正在进行“林纸一体化”建设,逐渐淘汰掉以草浆、芦苇等作为原料的制浆落后产能,进行行业内兼购、重组,从而扩大造纸企业的经济规模,逐渐发展中高档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此外,国内企业还加强废纸利用技术与装备水平的研究,不断提高废纸回用率,力争将我国从造纸及纸制品生产大国变成生产强国。

    2012-2016年中国造纸工业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3、政策变化环境 

    (1)加快企业的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造纸企业。造纸行业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造纸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就越明显。大型造纸企业拥有资金和能力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或者自主研发,实现设备的升级换代,从而减少耗能和污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小型的造纸企业则无此资金和能力。因此,十二五期间,政府将通过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和扩建等形式,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加快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制浆造纸企业集团,将使整个行业有所提升。 

    (2)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的力度。鉴于我国造纸企业当前的情况,国家会在十二五期间,增加造纸行业的节能减排指标,加大重点地区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造纸行业的用水量和COD排放量都比较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水污染。因此,循环经济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十二五期间国家会在出台相关措施鼓励和支持造纸企业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加环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法律层面上清晰界定各争议性细节问题,加快制定促进产业的清洁化的政策法规。 

    (4)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建设进程。《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中确定了行业林纸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规划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推行林纸一体化的重点地区。希望通过制浆造纸企业和造林企业联动,以资本和经济利益纽带,着力培育和发展林纸一体化集团,力争在几年时间内逐步提高国产木浆的比重,改变造纸行业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进而提高造纸业的行业竞争力。为此,国家将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将企业提取造林基地建设基金以及造林贷款贴息等积极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