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旅游商贸 >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发展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发展建议

Tag:上市公司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制度激励机制建设。例如,进一步放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管制条件;在上市公司诚信体系建设中体现激励诚实守信者的制度安排,在上市公司并购融资中优先给予诚实守信者审核通道,大力培育诚实守信的市场文化;改革发行审核制度,形成不同风险偏好的融资结构和工具,支持上市公司不断生成自主创新能力。

    2007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经过22年的持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在价值导向、问题导向的改革进程中得到不断提高,完成了从“形式上”的公司改制,到“制度上”的公司转型,初步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机制。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持续发展中,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工业化时期是培育全球领先企业的最有利时期,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总量相比,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个性化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国际竞争力的生成相对缓慢。在工业化中期,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和在参与全球竞争中,造就了一批世界水平的企业家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 

    在我国,持续、巨大的国内需求,为造就世界级企业奠定了基础,巨大需求中高技术含量的部分,为上市公司自主创新提供了宽广的舞台,资本市场的孵化作用和定价能力,为上市公司参与全球配置资源创造了积极条件,上市公司利用自身机制优势,加快提高国际竞争力责无旁贷。 

    社会转型中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加大。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持续发展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经济环境,需求下行与供给不足并存,流动性充裕与资金成本高企并存,增长放缓与资源要素价格上升并存,增速回调与企业效益下降并存,产业转移加快和部分地区低效扩张并存。 

    2011年年报显示,2298家实体经济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1万亿元,同比增长23.71%,营业成本合计15.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8%,营业成本的增幅明显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营业利润增速仅为7.03%,同比下滑39.57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4.85%,同比下滑43.15个百分点。上市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在加大。 

    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亟待加强。2011年年报显示,41家金融类上市公司总资产80.05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78%,营业收入4.4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19%;利润总额1.2万亿元,净利润0.9508万亿元,分别占全部上市公司的46%和50%。 

    2011年金融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 8 . 4 6 % , 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 3 . 2 6 % ,高于实体经济类上市公司的2 3 . 7 1 % 、7.83%的水平;金融类上市公司净利润率21.62%,超出上市公司整体水平8.6个百分点,每股收益0.608元,超出上市公司整体水平15个百分点。2011年度金融类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分别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重为13.4%和49.5%。数据表明,金融类上市公司保持了较强增长趋势和发展优势,“金融服务金融”现象较为明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公司治理多元化趋势与旧体制惯性作用并存。随着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逐步建立,民营经济控股的上市公司队伍不断壮大,与国有经济控股的上市公司实现了“并驾齐驱”。2011年民营经济控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55%、18.72%,优于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7.69%、-1.26%的水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基于不同的政企体制沿革,已实际形成了中央企业控股、地方国资控股、民营经济控股三种控制类型的治理结构,在资本市场的统一规范下,不断导入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价值理念,同时呈现规范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在不同控制类型的公司治理中,仍然存在旧体制惯性,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旧体制重新发挥作用的风险加大,回归旧体制的惯性在加强,在个别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中,党委会替代董事会成为经营决策中心,在一些民营经济控股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幕后操作替代董事会经营决策等现象已现端倪。 

    选择性信息披露增加了信息不对称风险。一些上市公司采取选择性信息披露政策,文过饰非,逃避责任,甚至牟取利益,使得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影响到市场的公信力和投资者的价值判断。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出现经营隐患、违规风险、突发事件、市场剧变时,对可能风险闪烁其词,没有及时揭示,引发投资者的信任危机。 

    诚信体系不健全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现行市场监管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导向不清晰,在泛公平理念下,通常采取查找“污点记录”的负向清单,没有形成对诚实信用者“正向清单”的激励机制。 

    监管部门常用的“强制执行”是政策导向,往往只能解决“底线”问题。在成熟的市场体系中,通过自律组织推广“最佳做法”“最佳信用”,形成激励和约束的市场导向,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关注上市公司持续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需要改进完善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二是造就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完成两大历史任务,需要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归位尽责。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改进支持企业发展的方式,促进企业公平竞争,改善企业生态,形成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具体而言,政府通过完善税收激励、外资管理政策,鼓励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境外资源以股权形式进入上市公司,通过改进和规范政府部门行为,减少并购重组审核环节、改革发行审核制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做大做强,支持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实施“走出去”战略。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应当更加专注于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公司治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利用资本市场实现科学发展,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管理层和职业经理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监管与自律的关系。上市公司22年的发展,行政监管推动强制制度变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价值导向和问题导向改革进程中,采取行政监管强力干预方式“清欠”,采取统一组织方式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取得了积极效果,初步构建起上市公司的基本制度规范和基础行为“底线”。随着上市公司群体的发展壮大,自律所传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倡导公司治理最佳做法、制定分类公司治理指引、鼓励主动信息披露等方面,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自治规律,培育诚实信用的市场文化。 

    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价格信号引导下,形成对市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中,市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效应十分明显。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上还处于“管制经济”的过渡期,除提供融资和并购工具外,对上市公司的制度激励不足。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制度激励机制建设。例如,进一步放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管制条件;在上市公司诚信体系建设中体现激励诚实守信者的制度安排,在上市公司并购融资中优先给予诚实守信者审核通道,大力培育诚实守信的市场文化;改革发行审核制度,形成不同风险偏好的融资结构和工具,支持上市公司不断生成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