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农林牧渔 >  “十二五”规划期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花生油的鼓励及监管政策

“十二五”规划期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花生油的鼓励及监管政策

Tag:花生油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1、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建立境外食用油加工基地 

    国家发改委与工业信息化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食用植物油产量力争到2015年达到2440万吨。“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食用植物油加工业要稳定传统大豆油生产,促进油脂品种多元化,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鼓励建设一线多能多油料品种加工项目,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境外食用油加工基地。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花生油市场行情态势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十二五”期间,要稳定传统大豆油生产,着力增加以国产油料为原料的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等油脂生产,大力推进以粮食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的玉米油、米糠油生产,积极发展油茶籽油、核桃油、橄榄油等木本植物油生产,促进油脂品种多元化,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提高油料规模化综合利用水平,开发提取蛋白产品。鼓励并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合作开发棕榈、大豆、葵花籽等食用油资源,建立境外食用油生产加工基地,构建稳定的进口多品种油料和食用植物油源的保障体系。 

    “规划”提出,大豆油脂加工要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引导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的大豆加工企业关停并转,降低设备闲置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东北非转基因大豆优势,稳定当地大豆油脂加工产业集群,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沿海大豆加工区要进一步压缩产能,鼓励内资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培育大豆加工和饲料生产一体化的企业。 

    油菜籽加工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形成一批日处理油菜籽400吨及以上加工企业。西部内陆地区,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形成一批日处理油菜籽200吨及以上企业。鼓励建设一线多能的多油料品种加工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优质高产原料基地建设,在湖南、广西、江西等主产区建设若干年加工油茶籽6万吨以上项目。 

    花生油加工要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努力在主产区培养形成一批日处理花生200吨及以上企业。其他油料加工要在核桃、油橄榄主产区建设若干年加工原料3万吨以上项目;在棉花主产区形成一批日处理棉籽300吨及以上项目;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葵花籽主产区建设若干年加工原料10万吨以上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线多能、多油料品种加工项目;依托主要稻谷加工区,建设若干年加工米糠3万吨以上米糠油项目;依托玉米深加工企业或玉米加工集中区,建设若干年处理玉米胚芽6万吨以上玉米油项目。 

    “规划”提出,到2015年,食用植物油产量达到2440万吨,其中国产油料产油量提高到1260万吨;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葵籽油、米糠油、油茶籽油等植物油产量比重明显提高。淘汰油料加工落后产能2000万吨左右,油料加工总产能控制在1.8亿吨以内,其中大豆油脂加工能力控制在0.95亿吨以内。 

    2、国质检局专项监督检查花生油等食品安全 

    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花生油等食品专项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 

    通知要求,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根据各省的产品特点,选择质量问题较多的、消费者反映较大的一至两种食品,对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突击检查。一查生产条件、生产情况以及企业是否按标准组织生产,是否存在故意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凡是不再具备生产条件生产企业,立即吊消食品生产许可证,并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查行政许可有效性。凡是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且未延续的,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注销其食品生产许可证,并依法处理。三查食品质量。开展对花生油的主产区和主销区开展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花生油产品是否存在掺杂掺假问题,质量安全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和查处无证生产食品的工作力度,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的力度,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发现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存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的,必须立即依法吊销其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各地要加强对无证生产米、面、油、酱油、醋、肉制品、乳制品等15类食品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 

    3、国质检局专项监督检查花生油等食品安全 

    2012年8月13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鲁花集团、九三油脂集团和汇福粮油集团等5大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进行谈话,要求上述5家企业建立食用油价格报告制度,定期向国家发改委报送食用油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 

    目前,益海嘉里、中粮集团、鲁花分别占据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45%、15%及7%-8%的份额,加上九三、汇福,共拥有超过70%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二八”原理,发改委管住了上述5家企业,也就管住了80%的市场销量。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5家油企价格定期报送 

    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价格司要求,“从8月15日开始,益海嘉里、中粮集团、鲁花等5家企业,每周周三中午之前要将各自企业的小包装食用油产品的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报送到国家发改委”。 

    这是发改委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两次出面调控食用油市场。7月2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益海嘉里、中粮集团两大行业巨头谈话,希望两大企业食用油品牌能保持价格稳定。 

    由于前一阶段受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等主要油脂油料出口国气候异常的影响,上述国家大豆产量预期下降,从而影响国际油脂原料价格,传导到国内,引发鲁花、中粮、益海嘉里等企业旗下花生油都有不同程度的提价。而外界担心这轮提价会引发整个食用油行业的提价潮。 

    前一阶段不断有企业传出涨价,让发改委开始改变以往对食用油市场调控的思路,将约谈改为相关企业定期汇报本企业食用油价产品价格,能更好地跟踪市场价格,为制定调控政策做准备。 

    2011年国内小包装食用油销售量为670万吨,上述5家企业小包装食用油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大部分份额。一食用油企业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益海嘉里目前约占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份额的45%,中粮福临门占有15%,鲁花拥有7%-8%的市场份额,三者加在一起占据约68%的份额。再加上九三和汇福,5家企业拥有超过70%以上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