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农林牧渔 >  休闲渔业得益于战略性发展规划

休闲渔业得益于战略性发展规划

Tag:渔业  
    休闲渔业是一种依托渔业设备、渔业生产场地、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等,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盛行起来。目前,休闲渔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美国:产值约为常规渔业的3倍
    美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历史久远,最初以垂钓俱乐部等为主要形式,后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休闲时间的延长,休闲渔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休闲渔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值约为常规渔业的3倍以上,同时还带动了渔具、车船、修理、交通、食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据美国国家海洋局统计,美国休闲渔业的年总消费额约为450亿美元,远高于其渔获物的价值,为社会提供了120万个就业机会。
    美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得益于其在管理体系建设、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科研支撑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
    管理体制包括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行政管理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联邦的管理,二是各州的管理。联邦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国家海洋渔业局和内政部鱼类与野生生物局,分别管理海洋休闲渔业和淡水游钓业,主要负责全国休闲渔业的管理、研究和规划等。各州的休闲渔业管理机构则负责本州管辖水域内的休闲渔业的管理。行业管理即各种行业协会也自发地参与休闲渔业的管理。
    法规体系随着休闲渔业的发展及其在渔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休闲渔业的开发与管理也被纳入到渔业法律体系当中。从联邦到各州都制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渔业法律法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持渔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生态相互协调,确保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保护渔业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法律法规内容广泛,包括游钓许可证制度、渔具总可捕量限制、休闲渔业配额、特殊鱼类配额和渔获物的规定等。另外,联邦政府渔业局及五大区域办公室、州政府、海岸防卫队、地方法院构成了严格的执法体系,确保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决策机制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科研对休闲渔业管理和发展的指导作用。不论是针对某个物种采取生态保护措施,还是进行某项决策,制定某项法规,都要以科学研究为依据,增强可行性,避免盲目性。这些研究都建立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如为进行海洋休闲渔业的统计调查,国家海洋渔业局在1979年就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规划,建立了一个可靠的数据库来反映休闲渔业对海洋资源的影响,其结果专门供国家海洋渔业局和各州、州际渔业委托机构以及地区渔业管理委员会在进行渔业估算和管理决策时使用。
    日本:以休闲促进渔业整体发展
    日本休闲渔业的发展历程与美国不同。20世纪60年代,日本渔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沿岸到近海,从近海到远洋的扩展和高速发展时期,但到了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和世界主要沿岸国先后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管理,高度依赖进口石油和外国渔场的日本渔业,出现了一个减船和渔业结构调整的大转变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政府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沿岸和近海渔场的整治和“渔港渔村综合整备事业”,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休闲渔业。
    管理体制日本休闲渔业最初和最主要的形式为游钓业,1993年日本游钓人数已达372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0%,在有些地方某些鱼种的游钓产量甚至超过了捕捞量。随着参与人数的逐年增加,游钓已不再是单纯娱乐消遣的个人行为,已经开始影响到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对以游钓业为主的休闲渔业加强管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日本政府对此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中央和地方都增设了休闲渔业组织,强化管理;与国际接轨,由国家立法实施游钓准入制度,并对游钓船的使用情况和游钓的主要品种与产量进行登记;加大投入,建造人工渔场;改善渔村渔港环境,完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休闲渔业持久健康地发展下去。同时,渔民、游钓者和渔业协同组织也参与休闲渔业管理。
    科研支撑日本在休闲渔业发展中非常注重发挥科研的指导作用,开发出许多有效的污染监测手段和治理方法,使渔业水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另外,日本对人工渔礁的研究非常细致和深入,水产厅属下的几个研究所都有专人研究人工渔礁与鱼类的关系和人工渔礁的效益等。人工渔礁的投放,从根本上限制了底拖网作业,海底从平坦变为高低不平,再加上人工放流各种鱼苗,使原本日趋衰退的近海渔业资源得到了恢复性增长,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借鉴经验发展休闲渔业
    近年来,我国近海渔场的不断萎缩,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水产品市场价格的持续低迷,原油价格的疯狂上涨等原因,导致我国渔业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渔船和渔业劳动力大量闲置。面对新的问题与形势,沿海各地纷纷进行渔业结构调整,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其中,观赏鱼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经济的另一个增长点和出口创汇的拳头项目。
    总体而言,我国的休闲渔业取得了一些效益,但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重新定位,做好长期规划休闲渔业是解决渔业资源衰退和渔业结构调整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该把休闲渔业纳入渔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制定休闲渔业的战略性发展规划。要形成国家、省、市发展规划体系,内容包括开发的范围、时间、方式及投入和产出等。规划中要综合区域资源特色和可进入性等因素,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循序渐进,进行选择性、滚动式开发,避免近距离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同时,要与旅游规划开发相结合,与餐饮等服务业的建设相结合,科学合理布局,充分吸引客源,努力使休闲渔业朝着健康、稳定和持续的方向发展。
    健全法规体系,保护渔业资源应与国际接轨,法律条文不仅要定性,还要定量,增加诸如休闲渔业配额、个人渔获配额、机动游船数量、入渔人数等量化指标,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在做好渔业立法工作的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加强渔业法制法规的宣传,强化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资源保护意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活动,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改善执法手段和设备,不断提高执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各项法规的贯彻落实。
    广辟融资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发展休闲渔业,必须首先解决好资金问题。同美国、日本相比,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低,需要支持的项目多,因此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来发展休闲渔业,应该在政府的扶持下,开辟财政扶持、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当前,我国应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观赏鱼的养殖技术研究和新品种开发。我国是观赏鱼出口大国,但海水观赏鱼生产面临的问题很多,高档次的名优种类培育工作进展缓慢,难以生产出品质良好,足以与野生品种竞争的观赏鱼,制约着观赏鱼产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市场优势。而日本、德国等在观赏鱼的改良与研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国的观赏鱼研究必须得到重视。(2)休闲渔业配套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美国、挪威等在休闲渔业的设备研究方面远远超过了我们,美国的休闲渔业支持着全国近2400个渔具批发商、6000多个渔具店和3800多个运动器材店,给美国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我国的渔具和配套设备几乎60%以上都靠进口。开发配套设施不仅会促进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重要的管理方式。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21世纪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国家正加紧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国家信息网络系统,包括金旅工程、金财工程、金桥工程等。在这种环境下,建立休闲渔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