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能源矿产 >  2011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2011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Tag:钢铁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示:展望2011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复苏压力仍然较大,但是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复苏势头未减,我国还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1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钢铁工业进入低速增长的转型年。 

    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了复苏的进程,但复苏并不均衡。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体复苏进程缓慢而复杂,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迅猛,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2010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在10%左右。但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环境将产生深远影响,促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

  2010年,我国钢铁工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联合重组,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总体上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全球经济复苏钢铁生产保持高增长 

    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2010年全球钢材需求不断增长,主要产钢国家钢铁产能利用率回升,推动全球钢产量大幅提高,预计2010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4亿t左右。由于我国政府采取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推动了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以及技术改造的进行,极大地拉动了国内钢材需求的增长。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6亿t,虽然现在不是以数量论英雄的时代,但这6亿t钢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钢铁铸件行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指导报告 

    政策力度加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国家、行业以及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重视。钢铁工业被认为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减排力度,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分别淘汰炼铁产能1.17亿t,炼钢产能6900万t。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钢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干熄焦率提高到73%左右,几乎所有1000m3以上高炉都配备了TRT,二次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中低温余热资源的利用也取得一定进展。估计“十一五”期间大中型钢铁企业节能率将超过国家提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联合重组产业集中度提高

  2010年,我国钢铁工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而且突破了一些制度的羁绊,实现了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突出体现在鞍钢与攀钢重组合并;本钢合并北台钢铁;天津冶金集团、天钢、天津钢管、天铁联合重组为天津渤海钢铁集团;首钢集团合并重组通化钢铁,河北钢铁重组省内民营钢企以及鞍钢在美国建厂等。由于企业联合重组步伐的加快,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10年前10个月最大的10家钢铁集团粗钢产量达到2.2亿t,占全国粗钢总量的46.51%,比上年同期十大钢占总量的比重提高7.36个百分点。

  成本增加钢市震荡企业处于微利状态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大,对铁矿石需求高涨,铁矿石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钢铁企业原料采购成本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钢铁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从而导致企业持续处于微利状态。2010年,铁矿石和炼焦煤价格在年初快速上涨,经过小幅调整后,从7月开始又持续上涨,导致钢铁企业采购成本大幅上升,而钢材价格由于供大于求而出现震荡下行,企业利润率大幅下滑。据中钢协统计,2010年7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1.16%,1月-10月销售利润率只有2.8%,低于我国工业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全行业处于微利状态。

  展望2011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复苏压力仍然较大,但是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复苏势头未减,我国还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内外研究机构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5%-10%之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这将拉动钢材需求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以及钢铁工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促转型2011年钢铁发展主线

  在经历2009年的“保增长”和2010年的“调结构”之后,2011年我国经济将以“促转型”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我国将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

  对于我国钢铁工业,未来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钢铁工业的发展将从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虽然我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城镇化进程仍将加速,但4万亿元投资的拉动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一部分钢材需求,预计我国钢材需求增速将放缓。我国钢铁产能已经达到7亿t以上,在资源与环境压力的约束下,钢铁产能的增长预计将不会保持前10年的高速度。同时,钢铁企业利润率也将很难再现过去的高水平,而是进入微利时代。

  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为钢铁工业的转型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钢铁企业应避免盲目投资,要从注重规模的扩张,转向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从单纯的提高钢材附加值,向投资下游深加工转变。对于制约发展的原料问题,短期内三大矿山垄断铁矿石市场的局面难以改变。对于我国钢铁工业,除对内挖潜外,建议钢铁企业投资、参股新兴矿山,培养新的矿石供应商,加大供应商的竞争,从而打破垄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