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石油化工 >  2014年中国石化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4年中国石化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Tag:石化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目前石化行业两化融合正由单项业务系统深入应用向综合集成方向发展,部分重点企业已完成综合集成工作,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行业两化融合未来关注和发展的重点:一是综合集成与深化应用;二是数据自动采集与系统优化;三是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建设;四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 

    这是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对石化行业两化融合未来发展重点的判断。以“两化融合促进企业效益提升”为主题的2014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日前在山东淄博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工程院相关人士共同就两化融合促进企业效益提升、数据中心建设、信息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两化融合提升石化企业竞争力 

    报告指出,在工信部等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在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两化融合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行业两化融合整体发展形势来看,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调研统计显示,目前行业两化融合正由单项业务系统深入应用向综合集成方向发展,部分重点企业已完成综合集成工作,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企业信息化组织架构、专业人员配置、设备设施管理、两化融合意识等两化融合发展基础要素已趋于成熟,具备了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条件。 

    自动化应用方面,超过90%的生产企业都应用了过程控制系统(PCS),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生产优化系统(APC)在企业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保证了装置的平稳运行。生产管理方面,目前行业大中型生产企业中超过30%的企业不同程度的应用了生产制造执行(MES),为管控集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营管理层面,全行业超过80%的企业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很好地支撑了采购、销售、财务、资金等业务的高效运作,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同时,一些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与传统工业的融合,正深刻改变着石化工业的发展模式。 

    报告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早也是应用领域最深的行业之一,石化企业两化融合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企业信息化组织队伍建设和规划能力不断加强,信息设施和数字化生产装备水平以及单项业务系统应用覆盖率逐步提高。两化融合工作正逐渐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3年石油和化工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8652家,主营收入约为13.32万亿元。按照国内石化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营收2‰的平均标准计算,2013年行业信息化总投资额约为266.4亿元,具体到细分行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约27亿元,原油加工业约69.4亿元,化学工业约162亿元。石油、石化行业企业信息化投入略高于行业平均投入,大约占全行业投入一半以上,约为133亿元。从信息化投入细分领域看,基础建设投入在逐年下降,约占信息化全部投入的20%,主要投入以数据中心建设、自动化控制和数采为主。软件应用和系统集成投入在逐年增加,占信息化全部投入的40%以上,主要以系统深度应用和管控集成为主,同时随着大量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信息化运维投入在逐年上升。还有一小部分投入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领域。 

    数据显示,大量的信息化投资进入石化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实际效果是一大批各种规模的信息化平台陆续建成、不断完善并且被加以整合和运用,重点企业办公自动化(OA)应用比例超过89%、财务管理系统应用比例达到97%,生产企业底层自动化比例达到了90%以上。油田涵盖勘探、开发、经营管理的全油田生产运营数字一体化集成的整体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国际水平,石化企业生产和经营水平在逐年提高,产生了一批两化融合典型企业。目前行业两化融合工作已进入建用并重、系统集成的阶段。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行业运营动态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根据行业部分重点领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型石化企业集团的两化融合水平都进入了成熟发展期,少数企业已经提前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这些典型企业将信息化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发展时期制定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从上中下游各板块、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各层面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组织管理和深化应用,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不仅领跑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甚至在全国工业企业中都处于领先的水平,为提升行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行业两化融合面临四大难题 

    虽然石化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从企业调研反馈看,44.83%的企业认为两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相关行业标准的引导,难以及时掌握两化融合的发展方向。部分企业认为系统分散、整合集成困难,对两化融合认识不足以及企业当前效益不佳、资金紧张是困扰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的主要因素。还有少数企业认为员工力量不足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等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统一和分散应用问题。理论上,一个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效率高而且科学,但往往这种系统投资大、实施难度大,众口难调。大系统出发点很好,但面临基础应用需求的矛盾,而且还存在着放大效应,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实施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是全盘失败。分散应用的系统投资少,开发过程短平快,展示效果也很美观,但往往是各自为阵,无法兼容,除非解决迫切的实际应用,否则推广起来压力很大。大系统与小系统各有利弊。是选择集中统一的系统还是分散应用的系统?需要企业从自身实际进行把握。建议从那些满足企业需求、符合基层应用、取得成效迅速的项目下手,效果会更明显,但同时也要兼顾整体,避免出现系统孤立运行现象。 

    二是技术服务能力问题。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技术,许多技术都无法满足行业的个性需求。由于行业工艺路线、生产模式的不同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同一行业中各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IT供应商按照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提供一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而在信息化实际推进过程中,信息技术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个性需求。此外,信息技术服务商后期服务不到位,在推荐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对企业的承诺比较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打折扣,项目上线运行后服务跟不上,影响企业应用效果。 

    三是两化融合人才问题。目前行业缺少既懂管理、又懂技术,同时精通企业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绝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专职人员对技术比较了解,但是不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这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是两化融合认识问题。在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的背景下,企业如何更好地开展两化深度融合以解决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管理效益,为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缩小与先进企业特别是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差距,同时实现自身价值,需要企业管理层重新认识两化融合的意义。 

    为此,行业专家指出,石化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着力点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节能减排。炼油、化肥、氯碱等很多行业都是高能耗行业,这些大工业化的企业用电量巨大,节能减排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企业信息系统本身,包括数据中心的节能也值得关注,节能的过程就是创造利润、带来效益的过程。二是数据挖掘。在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值得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关注。三是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业态,企业应加大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四是安全生产。石化行业是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传统行业,而且生产流程长,很多设备已经进入老化的阶段,需要重点解决安全监控和安全检测等问题。五是APP应用。APP应用可以让信息化工作者将海量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第一时间推送给决策层,让决策更快捷、更透明,同时也更加突出信息化的价值。 

    三路径推进石化两化深度融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指出,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作用显着,推进两化融合不仅能够充分锤炼工业素质,大幅提升工业能力,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由大变强。 

    对于未来两化融合的发展方向,赵俊贵提出了三方面的解决路径,首先,要以改造提升传统石化产业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企业核心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其次,要充分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石化产业向高端迈进;再其次,要加强石化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石化产业的服务化转型。 

    赵俊贵表示,在推进行业两化融合层面重点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配合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 力促石化企业效益提升完成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二是做好行业两化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三是研究筹备成立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专业组织机构;四是做好行业信息技术国产化替代和部署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五是关注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推进工作;六是做好两化融合重点领域和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刘希俭指出,企业信息化能力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有效组织、调用与部署人财物等资源,采用科学方法实施信息化项目,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能力,具体体现为认识能力和组织能力;第二,信息化有效支持业务发展的能力,具体体现为基础技术能力和应用系统能力。